
【成長駭客年會2020】後疫情的娛樂觀察:一探YOUTUBE影片流量與商機
Dec 10. 2020
|KOL & YouTuber 波痞
⠀
大家好,我是波痞,過去經營個人網站已超過十餘年,總瀏覽次超過 4,500萬,定位主要是女性時尚。我認為,現在 Youtube 可能是比較主流的管道,但絕對不是做廣告的唯一管道。另外,我已經營了 10年的部落格,所以我通常會稱自己為「網路工作者」,而非網紅。
⠀
(一)如何評估自身優勢,開設適合自己的管道
初期-只要有心平台就嘗試
- 無名小站:高中生、大學生最好上手的平台
- PTT:大學生、社會新鮮人使用率最高的 BBS 平台
- 噗浪:比較接近 Twitter,但只有特定族群,消息傳播效率較低
- Facebook:初期只有用個人用戶帳號
中期
- APP 興起
- 中小型平台種類暴增:如專做穿搭相關 FB / IG 平台
- 只能嘗試經營,詳細觀察
- 大部分都會自然被淘汰
- 族群不同,一開始就並不適合
後期
- 大型平台更巨大化
- 中小型平台幾乎消失
- Facebook 同溫層化嚴重
- 不經營主流大型平台就沒有曝光機會
⠀
(二)如何看到追蹤者在不同平台上的流量轉換
即使是同一個 KOL 的追蹤者,在不同平台也不會相同
⠀
YOUTUBE
- 大部分為平台本身忠實使用者
- 平台本黏著度高
- 性別、年齡分布較廣
- 對錯誤、瑕疵的接受度較低
- 對特定議題包容度較低:議題上的錯誤很容易被攻擊
- 演算對長影片友善,但觀看者常沒有耐心看完
⠀⠀
- 性別分布較為集中
- 個人帳號觸擊率最佳
- 粉絲專頁觸擊率最差
- 社團觸及率居中
- 同溫層性質最高: 做導購的效果會很棒,因此找對 KOL 非常的重要
- 導購效果最佳
⠀
- 年齡分布較為集中
- 使用年齡層偏小
- 有一部分使用者已完全不使用 facebook
- 沒有要討論特定議題
- 對大部分額外資訊並不關心 :他們只在乎這張照片厲不厲害、好不好看
- 與使用者互動會更為親近:不管是朋友或是網紅,訊息傳給你的感覺是一樣的
- ⠀
(三)如何與電商進行商業合作?
- 雙方互相尊重,需求禁忌事先溝通就能無痛雲端合作:是很多品牌主會有臨時性要更改的東西,這些就要先討論好規範。
雲端合作重點
- 不要一點小事就要約對方見面談:很多網路工作者其實很難臨時的配合去對方公司
- 品牌在意的點務必事先溝通 :如文字寫法
- 可彼此設下回覆 Deadline
- 尊重 KOL 本身的追蹤者喜好 :品牌主想找的 KOL 一定是因為這個 KOL 的粉絲受眾是品牌主想打的受眾,而 KOL 本身一定會比較了解自身粉絲偏好,如果公司要求的圖文風格與 KOL 調性不一致(如:放很多表情符號),此時這個文案的可信度就會很低。
(四)分眾行銷-適合作影片的產品
YOUTUBE 影片:資訊量比較大 、畫面感比較重
- 系列品項較多的產品
- 腳本內容可寫得較豐富的單一產品
- 長期販售宣傳的產品:Youtube不是一個立即可以被看到的管道,是需要時間的發酵
- 需要較多說明的產品(相較於FB影音/影片)
- 相對不無聊的產品:可以馬上看到效果,如:遮瑕(保濕就很難看的出來)
- 可接受競品比較的產品:參考影片 蜜粉PK。(想要看到很真實的測試,而不是一個單獨的產品有多厲害,可以看到很多網友留言的影片,就是一個好的影片)
- 可接受多元腳本的產品
- 主要想宣傳而不是導購的產品:影片雖然會強調有連結可以點擊看去哪裡買,但可能比較有效的是做個討論度,宣傳意味比較大,不是很多人會真的去點連結
⠀
FACEBOOK 影片 :要有大字標示 、大家沒有耐心
- 單一產品或品項少:可以直接剪一個產品 10 秒精華在片頭
- 可簡短說明的產品
- 可明確列出吸引人的特點
- 需要大量投放廣告的產品
⠀
FACEBOOK 直播影片:強烈互動 、操作方式特別的產品
- 需要表現一刀未剪效果的產品
- 操作方式特別的產品。如:自動捲髮器
⠀
(五)IG適合怎麼做?
圖文 沒下廣告不能放導購連結
- 國際知名品牌
- 通路多的知名品牌
- 不需要過多說明的產品
- 想要展現雜誌質感相片的產品 (照片像雜誌感)
- 主要想宣傳而非導購的產品
BLOG 圖文
- 需要大量說明、體驗的產品
- 系列產品
- 較為樸實無華的產品
- 需要長期宣傳的產品 :保養品比較不常變動,但化妝品可能就會,因此保養品比較適合部落格
- 需要長期投放廣告的產品
- 希望能被搜尋到的產品
- 想要雙平台曝光的產品
- 能直接提供導購連結
FACEBOOK 圖文 由FB投放IG廣告
- 適合單一產品
- 不須極度詳細說明的產品
- 較為樸實無華的產品(相對於影音)
- 需要投放廣告的產品
- 需要短期宣傳的產品
- 能知皆提供導購連結
⠀
(六)不能接受任何缺點的品牌,不適合做網路口碑行銷
比如說,我曾經做過一檔卸妝布的宣傳(參考影片:卸妝布),但其實在卸掉睫毛時是卸不乾淨的,但沒有必要去用話術去隱瞞產品的缺點,但你可能會很好奇,為什麼要包容缺點呢?
包容小缺點可以帶來的好處
- 沒有產品完美無缺
- 網路口碑行銷會直接與消費者交流:IG 比較可以做零負面口碑行銷,因為照片都拍得美美的
- 試用體驗更為真實
- 減少不必要的紛爭與質疑
可以做到零缺點的網路 口碑行銷 方式
- IG 圖文
- 但無法置入導購連結
⠀
此系列文章皆為原著作方授權燒賣研究所上架使用,歡迎於社群分享轉發,提醒您分享時記得標示原出處喔。
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