嗨,我是笑長,努力搞笑來賺錢的教育家。
廖家欣 (個人筆記)
廖家欣 共同創辦人
創業家兄弟是電商最快上櫃的公司,大家最羨慕的是四個人兄弟妯娌12年攜手創業,我們都是用分工合作來努力。
從地圖日記努力了三個月只有2000個使用者,而且資本額只有50萬。 當時就用了各種零元媒體曝光策略,努力3年半會員成長到100萬人。
再轉型做百萬網友團購網後,上線兩個月就被併購。
生活市集目前一年50億(2018 49.59億),全公司180位員工平均只有30歲。
成長的背景是市場已經有大電商平台,但從PC時代從人找貨、轉變成貨找人的價值創新階段。
且以輕資產模式進行,可以強化管理於核心能力。
生活市集,刻意維持只賣10,000件商品(可以量制價)、AI領先的流量與商品匹配技術、刻意維持沒有故物車(以提高轉換率)。
乳牙保存盒,一個月賣300萬(15,000件),每個產品都必須有價格競爭力、團隊會想買的、並用數據決定是否能賣。
這個過程中是想辦法把產品跟消費者做有效的比對。
2013在一開始的時候,數據化思維=成效可以量化衡量,每一塊錢都必須用在成長上。
當時還是以Facebook為主的廣告,但Line已經開始瘋狂成長,雖然團隊覺得情境不符合購物情境,還是買了Line的方案、也獲得了很大的成長。
第一部曲:APP才是用戶運營的核心
蝦皮是2016才開始進入台灣市場,但我們2013就開始做APP,那時連行動裝置的工程師都很難找到。
創造一個公開透明的數據化工作環境,傳統老闆用數據做回報、網路公司用數據做決策,並賦能第一線員工可以做決策。
第二部曲:流量紅利不再行銷科技(MarTech)助力
2014~2017 開始用程序化購買做千人千面的大規模廣告購買。
- 機器做得比人好、讓機器做
- 容易採集數據
- 網路變動快、反應快
- 搭建「學習型組織」的inhouse行銷科技團隊
第三部曲:運用人工智慧實現利潤成長
- 當廣告變貴、流量稀缺時,大家轉去優化「轉換率」
- 選品要「準」不要「多」
- 第一階段用人為規則算=>第二階段用數據模型機器學習去預測
- 因先確認所以關鍵資料被正確收集、持續發想呼應關鍵特徵、再不停優化
AI團隊的成長思維
- 團隊合作,資料科學家+行銷+專案管理+工程師都要合作。
- 足夠的試錯創新空間、高度自主性的工作環境
- 精準推薦給使用者一個「他會買」的東西,比精準推薦一個「他在找」的東西更重要
此系列文章皆為原著作方授權燒賣研究所上架使用,歡迎分享轉發,提醒您記得標示原出處喔。
版權所有,翻印必究。